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中心
  • 中心首頁
  • 關於中心
    • 中心任務
    • 中心夥伴
    • 研究團隊
  • 前瞻研究
    • 研究計畫
    • 研究成果 >
      • 成果海報
  • 國際交流
    • 國際活動
    • 國際期刊
  • 國內交流
    • 國內活動
  • 社會服務
  • 新知講堂
  • English

氣象預報與法律責任

5/6/2013

 
图片
一、題目:氣象預報與法律責任

二、與談人:吳德榮副教授,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張惠東助理教授,臺北大學法律系

三、時間:2013年5月6日 12:30~14:00

四、地點:臺灣大學全球變遷中心2樓202會議室

五、座談大綱

全球已經邁入氣候變遷的時代,國際社會深切感受氣候變遷對經濟的影響,並思索具體因應的對策。台灣的外圍環流與複雜地形,要評估風災、降雨量、災害地區等,更加困難。極端天氣的劇變,各級政府、企業、媒體與民眾必須仰賴氣象觀測單位的判斷,提供更多的參考資訊以保障生命、財產,並因應可能的災情與損失,使得天氣觀測與預報的角色舉足輕重。同時由於台灣對氣象預報工作的相關規定,使得氣象預報的認定、責任,都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地。
本次座談邀請有豐富天氣預報經驗的吳德榮副教授,以及關注環境法與行政法相關法律議題的張惠東助理教授,與我們共同探討各國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訴訟內涵與意義,提出在氣候變遷議題的司法全球化現象,並進一步指出法律與法院功能在氣候變遷議題所產生的相應變化。本次座談討論:
(1)台灣的氣象預報體系為何?氣象預報作業是如何進行的?用什麼標準來判定氣象預報的準確性?
(2)氣象預報遭遇的法律問題?如何透過法律完善氣後治理?
(3)在台灣既有氣象與環境法規的框架下,如何提高環境預報的品質?

六、與談人簡介

吳德榮副教授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台灣知名的氣象預報專家。曾任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退休後,分別在國立台灣大學和國立中央大學任教,同時是華視氣象主播、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顧問。

張惠東助理教授
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法學博士。現為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同時是臺北大學能源政策與環境法中心成員。其研究領域包括行政法、行政程序法等。

七、合辦單位:臺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氣候邊遷與人類永續發展跨科技課程群組

八、學術召集:陳正平教授、簡旭伸副教授

九、行政聯絡:陳盈蓁小姐 (02-3366-5082)

Comments are closed.
    图片

    Archives

    September 2014
    December 2013
    June 2013
    May 2013
    March 2013
    January 2013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October 2012

    Categories

    All
    台灣百年水利治理模式轉變與困境
    微氣候與社區規劃
    氣象預報與法律責任
    水與人類文明
    淡水河流域治理之經驗
    臺灣面對氣候變遷政策建言發表會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中心首頁
  • 關於中心
    • 中心任務
    • 中心夥伴
    • 研究團隊
  • 前瞻研究
    • 研究計畫
    • 研究成果 >
      • 成果海報
  • 國際交流
    • 國際活動
    • 國際期刊
  • 國內交流
    • 國內活動
  • 社會服務
  • 新知講堂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