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中心
  • 中心首頁
  • 關於中心
    • 中心任務
    • 中心夥伴
    • 研究團隊
  • 前瞻研究
    • 研究計畫
    • 研究成果 >
      • 成果海報
  • 國際交流
    • 國際活動
    • 國際期刊
  • 國內交流
    • 國內活動
  • 社會服務
  • 新知講堂
  • English

綠建築的每一面

12/26/2015

 
(本篇轉載自科技部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營管組博士 蔡明達
綠建築是目前國內外建築設計與發展的重要趨勢,推動綠建築也是各國政府重要的政策。也因此,我們會接觸到越來越多的綠建築,從圖書館到住宅大樓,都有綠建築的蹤跡(如圖一)。那到底什麼是綠建築呢?其實,國內外對於綠建築這樣的概念有很多說法:綠建築、生態建築、永續建築等等,而這些名詞所代表的概念中,其實有很多重複的部份。
图片
圖一 北投圖書館是著名的公共綠建築,同時還是個綠建築圖書館,裡面有相當豐富的綠建築叢書可供借用(本文作者蔡明達攝)
要了解綠建築,或許可以先了解一下我國對於綠建築的定義。國內主要推動綠建築的是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國內舉凡綠建築的相關補助、綠建築標章的申請,一直以來都是由這個單位在推動。因此,在這邊先分享他們對於綠建築的想法─綠建築應該是滿足以下四大方面,包含:生態的、節能的、減少廢棄物、以及健康的建築。
很多人以為綠建築只是節能減碳,也因此好像換換省電燈具、裝裝LED就是綠建築。不過,綠建築其實不僅僅如此,除了我們熟知的節能減碳外,綠建築更會兼顧建築外部的生態環境以及建築內部的健康環境(讓人在裡面健康)。以及,更重要的是減少建築物從興建到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以及二氧化碳。
不過,如果談節能、健康、生態,大家不容易理解的話。其實,更簡單的方式可以從綠建築的手法來看這件事情。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綠建築當作一個拼圖,建築師藉由他的經驗以及對建築本身、建築基地的分析來調配適合的拼圖一片片裝上去,這也就是綠建築手法(建築業以 pattern 來統稱綠建築手法)。也因此,對一般人來說,最簡單的作法就是用綠建築手法 (pattern) 來理解綠建築。
以節能這個方面來說好了,一個建築物要做到節能的方法很多,從建築設計的作法如設計遮陽板在建築的外殼(圖二),來做到節能(有點像是幫建築物遮太陽,建築物曬少一點太陽,自然吸的熱就比較少);或者可以在建築物的底樓加裝太陽能發電板(以自行發電提供部分電力的需求,減少環境的負擔)、或者加裝可以幫助冷氣節能的全熱交換機(一種空調設備,可以跟冷氣搭配幫助冷氣節能)、乃至於屋頂隔熱、浮力通風(通風節能)、立體綠化都是屬於建築節能類的手法。
图片
圖二 綠建築的手法很多,以這棟房子為例,在房子外觀設計了一片片的遮(太)陽板,
​讓建築物可以涼一點,是國內非常常看到的綠建築手法(本文作者蔡明達攝)
在其他方面,生態類的手法就更多元了,包含了如:屋頂花園、薄層綠化、立體綠化、室內植物等等,這些手法都是國內常見的生態方面的綠建築手法(圖三)。而綠建築比較少人關注到的,則是健康綠建築的部份,一個綠建築,可不單單只有對環境友善,對住在裡面的人也要非常友善,這才是完整的綠建築,這這個方面,國內常用的健康綠建築手法包含了如:綠建材、室內換氣、室內植物等。
图片
圖三 這棟房子穿了一件綠色的衣服,這就是所謂的生態綠建築的常見手法之一(本文作者蔡明達攝)
這篇文章提到的很多不同綠建築的手法,但重要的部份是要讓大家瞭解的是:綠建築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設計想法跟巧思堆疊起來的,當我們在認識綠建築時,不妨可以從這些手法去認識它,如此一來,可以更容易學習綠建築,並找到我們自己家中生活可以使用的方法喔(圖四)。
图片
圖四 在家中擺上一個小小盆栽,不但讓自己心情愉快,還可以照顧自己跟家人的健康喔(本文作者蔡明達攝)

Comments are closed.
    图片

    Archives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Articles

    All
    2013/08/25 水利防災經驗學習平台
    2013/09/02 台灣颱風雨不停
    2013/10/11 雨水下水道警戒水位制定評估研究
    2013/11/21 D-Watch 防災資料視覺化展示系統
    2013/12/31 災害管理經驗學習中心
    2014/01/15 人性化操作考量之歷史颱風事件搜尋程式
    2014/02/15 策略剖析工具─以濁水溪綜合流域治理為例
    2014/03/20 災害防治行動裝置應用程式之使用者介面設計準則
    2014/04/13 防災決策支援系統
    2014/05/12 防災資訊視覺化呈現
    2014/06/05 與自然共存之非工程防災方法
    2014/07/30 防災資料視覺化之應用(上)
    2014/08/13 防災資料視覺化之應用(中)
    2014/09/30 防災資料視覺化之應用(下)
    2014/10/15 Data Visualization 開啟新興研究領域的觸媒
    2014/11/10 水利緊急應變經驗學習中心
    2014/12/31 防災資訊儀表板開發研究
    2015/01/27 有地震!居家房屋怎麼選?
    2015/02/05 水遊戲應用於環境教育活動之初探──以嘉義東石高中水資源防災ߌ
    2015/03/09 天然災害緊急應變演練腳本產生器
    2015/04/09 100年洪水有多大?—淺談重現期距在防災上的應用
    2015/05/13 認識「原水濁度」
    2015/06/25 伏流水
    2015/07/22 颱風假,放不放?停班停課的判定要點
    2015/08/25 與水共存的新世紀 ─ 透水保水的城市
    2015/09/07 水庫清淤
    2015/10/22 眾包救災 ─ 人人都可以是英雄
    2015/11/30 水文歷線,看一場雨後的河川變化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中心首頁
  • 關於中心
    • 中心任務
    • 中心夥伴
    • 研究團隊
  • 前瞻研究
    • 研究計畫
    • 研究成果 >
      • 成果海報
  • 國際交流
    • 國際活動
    • 國際期刊
  • 國內交流
    • 國內活動
  • 社會服務
  • 新知講堂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