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後研究員
蔡孟涵
在臺灣面臨水旱問題時,常見的防災手段大多為工程方法,以水庫蓄洪、疏洪道分洪、堤防束洪、地下道排水等常見的工程方法來保護及維護民眾用水及淹水的問題。不論是哪種工程方法,都是基於工程設計標準所建立,它僅有一定程度的保護標準而非萬能的防護設施。以目前常遇到的短期間內降大豪雨情況而言,在氣候變遷及都市化發展(土地開發利用等)的改變下,瞬間豪大雨造成地區逕流量加大,集流時間縮短,地下道已容納不及遽增的雨水,因此若要倚靠工程方法來解決水旱問題,也無法有效防止水旱發生。
近十年來,世界各國都思考著如何以適當的非工程方法配合工程方法,來有效地減少及降低水旱災發生時的損失。以荷蘭為例,他們以還地於河[1]的方式來取代部份堤防等工程方法,將原本就屬於自然的河道還給大地,復原在工程前就存在的蓄水、淨化功能及生態環境,並減少水患所造成的問題。
在臺灣,非工程方法除了預警預報、教育宣導外,近年來更不斷倡導及實施綠屋頂、綠街道及自然滯洪公園等方法。這些方法都是以降低都市表面逕流,延長逕流匯集時間,以減少水患形成為目的。降低都市表面逕流,另一個講法就是讓水可以被土壤吸收,這樣除了可以保護植生及提升河川基本流量外,也可以藉由土壤中的水份蒸發降低都市的氣溫。
筆者在今年拜訪了臺中秋洪谷生態公園,秋洪谷以蓄水滯洪為主要的功能,但沒有水患時,其滯洪池就是供民眾觀賞的景觀池,其大片的綠地,在水患來臨時可具有吸水、保水的功能,在平日則可調節都市溫度,並提供民眾休憩空間。在2013年蘇力颱風期間,秋洪谷生態公園也發揮其滯洪公園的功能,將大量的雨水集中在公園較低的區域,利用都市空間及土地規劃的方式,讓該淹水的地方積水,減少不該淹水地區的水患。若臺灣在未來推動防災工作時,皆能採取適當的工程及非工程方法,進行災害之預防及應變,相信可增強災害復原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