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液化之工程面向 (Soil liquefaction from engineering aspects)
當沙質(sand)土壤排列鬆散且中間的空隙都充滿著水,我們稱這種土壤為飽和疏鬆沙質土壤,在此狀態下,有兩種應力作用其間,一為沙粒與沙粒間接觸所產生的摩擦力,稱為有效應力 (effective stress),其為穩固土壤結構的關鍵,另一水存於土壤結構間,受到沙粒擠壓所產生的壓力,稱之為孔隙水壓力 (pore water pressure),其兩力之合,稱之為總應力 (total stress),其數值不隨地震而改變,為一定值,上述應力關係可表示成下列恆等式:
F effective stress+F pore water pressure=F total stress
(1) 需為疏鬆沙質土壤,其大多存在於河岸、海岸、海埔新生地等,其他性質的土壤(如:礫石 (gravel)、粉土 (silt) 及黏土 (clay))因孔隙太大或太小不易產生土壤液化
(2) 孔隙間需充滿水,即為飽和狀態,如孔隙間還有空氣,當土壤沙粒錯動時,空氣會先排出,孔隙水壓力就不會明顯上升,亦不易產生土壤液化
(3) 需有足夠強度的地震。
面對土壤液化的對策可分為減少土壤液化發生的可能及減少土壤液化發生時對於建築物的危害,前者大多是利用土壤改良,透過夯實法等工法來提高土壤的緊實程度,或者加入其他材料,提高土壤顆粒間的膠結力,以減少地震時造成的孔隙水壓力上升量;後者可設置連續壁或者特殊設計之基礎,以減少土壤液化發生時對於建築物的危害。
參考文獻
- 陳銘鴻|土壤液化成因、災害及復建。
http://cgsweb.moeacgs.gov.tw/Result/921/9.%E9%99%B3%E9%8A%98%E9%B4%BB.pdf - 陳正興、陳家漢 (2014)。地震防災:地震引致的土壤液化與側潰現象。科學發展,2014/6,498,pp.1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