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中心
  • 中心首頁
  • 關於中心
    • 中心任務
    • 中心夥伴
    • 研究團隊
  • 前瞻研究
    • 研究計畫
    • 研究成果 >
      • 成果海報
  • 國際交流
    • 國際活動
    • 國際期刊
  • 國內交流
    • 國內活動
  • 社會服務
  • 新知講堂
  • English

伏流水

6/26/2015

 
(本篇轉載自科技部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
蔡孟涵 國立臺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 專案計畫助理研究員

什麼是「伏流水」

       伏流水為流動或儲存於河道下方砂礫石層中的水源。也有學者出伏流水為河川及沼澤之底部或側部之沙礫層中所含之地下水(圖一)。
图片
圖一 伏流水3D模型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高屏溪伏流水3D模型說明)

「伏流水」的重要性

       臺灣在2014年面臨了十年來最嚴重的旱季,因此在2015年,政府公告了農業限水的相關事宜,當大家都在討論限水的問題時,也突顯了臺灣水資源不足的問題。臺灣雖然雨量豐富,但因為來的時間過於集中,因此每年五月至十月為豐水期,雨量佔了全年的78%,而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的四月,則為枯水期,這時常發生乾旱現象,導致部份縣市或行業需要限制用水,以避免無水可用的情形發生。所以可以說臺灣是個在豐水期容易淹水,但在枯水期又缺水的國家;會造成這樣的問題,和臺灣的高山陡峻的地形、水庫淤積、原水濁度高等環境因素有關,但如何開發替代水源以達到水資源的永續發展,則是現階段大家都在考慮的重點議題。

       因此,在尋找替代水源的過程中,就有研究指出:「替代水源以地表地下水聯合運用為最佳解決方案,其中又以伏流水最為重要,主要是因為伏流水可兼具開發地表水及地下水源,相對於其他工程,開發伏流水對於生態環境衝擊較低。」

「伏流水」的優點

       臺灣是個多雨的缺水國,在雨量來時,因地形關係及水庫淤積等問題,導致儲水空間有限,故雖然多雨,但會發生缺水的問題。另外,颱風豪雨來臨期間,因降雨所造成之水質混濁及水庫洩洪導致下游水質濁度過高等問題,都可以利用「伏流水」來克服此問題。因為「伏流水」的流速較慢,因此在使用上不會有濁度過高的問題,但「伏流水」的水質是否良好,會受到其所在地層性質及和河湖的距離有所影響,故在開發取用時,也需要考量當地的環境,再進行替代水源的開發及應用,以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伏流水」應用案例

       近年來,許多縣市政府都進行伏流水的開發及利用,以穩定地供給農業及民生用水,例如:以伏流水為地下水庫的屏東二峰圳、彰化縣利用伏流水解決農業用水的不足、高屏堰上游利用集水暗管及輻射管開發伏流水等案例,未來期待伏流水的收集及開發能持續推動,以讓水資源能永續且有效的應用,以平衡臺灣缺水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高屏溪伏流水3D模型說明。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NGw3CFuZg
  2. 葉淑雲。水的奧祕。衍記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yeanjih.com.tw/expert/wonderful.htm
  3. 林慧貞。休耕面積破4萬公頃史上第二 重創水稻產業 農民:沒配套措施逼大家革命。上下游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63147/
  4. 關於水資源開發建設工程計畫納入未來國建六年計畫。經濟部水利署 --http://www.wra.gov.tw/ct.asp?xItem=17513&ctNode=3750&comefrom=lp
  5. 呂紹民 (2014)。利用水平井抽取伏流水之數值模擬研究-以興田地區為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6. 地下集水廊道328公尺長的二峰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theme.coa.gov.tw/suggest.php?issue=20186&id=20189&print=1
  7. 彭杏珠。找回消失的64.64億噸灌溉水。遠見書坊 --http://store.gvm.com.tw/article_content_18588.html
  8. 「高屏堰上游傍河取用伏流水模場工程」榮獲103年度經濟部「公共工程優質獎」。經濟部水利署 -- http://www.wra.gov.tw/ct.aspxItem=57947&ctNode=7886

Comments are closed.
    图片

    Archives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Articles

    All
    2013/08/25 水利防災經驗學習平台
    2013/09/02 台灣颱風雨不停
    2013/10/11 雨水下水道警戒水位制定評估研究
    2013/11/21 D-Watch 防災資料視覺化展示系統
    2013/12/31 災害管理經驗學習中心
    2014/01/15 人性化操作考量之歷史颱風事件搜尋程式
    2014/02/15 策略剖析工具─以濁水溪綜合流域治理為例
    2014/03/20 災害防治行動裝置應用程式之使用者介面設計準則
    2014/04/13 防災決策支援系統
    2014/05/12 防災資訊視覺化呈現
    2014/06/05 與自然共存之非工程防災方法
    2014/07/30 防災資料視覺化之應用(上)
    2014/08/13 防災資料視覺化之應用(中)
    2014/09/30 防災資料視覺化之應用(下)
    2014/10/15 Data Visualization 開啟新興研究領域的觸媒
    2014/11/10 水利緊急應變經驗學習中心
    2014/12/31 防災資訊儀表板開發研究
    2015/01/27 有地震!居家房屋怎麼選?
    2015/02/05 水遊戲應用於環境教育活動之初探──以嘉義東石高中水資源防災ߌ
    2015/03/09 天然災害緊急應變演練腳本產生器
    2015/04/09 100年洪水有多大?—淺談重現期距在防災上的應用
    2015/05/13 認識「原水濁度」
    2015/06/25 伏流水
    2015/07/22 颱風假,放不放?停班停課的判定要點
    2015/08/25 與水共存的新世紀 ─ 透水保水的城市
    2015/09/07 水庫清淤
    2015/10/22 眾包救災 ─ 人人都可以是英雄
    2015/11/30 水文歷線,看一場雨後的河川變化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中心首頁
  • 關於中心
    • 中心任務
    • 中心夥伴
    • 研究團隊
  • 前瞻研究
    • 研究計畫
    • 研究成果 >
      • 成果海報
  • 國際交流
    • 國際活動
    • 國際期刊
  • 國內交流
    • 國內活動
  • 社會服務
  • 新知講堂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