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中心
  • 中心首頁
  • 關於中心
    • 中心任務
    • 中心夥伴
    • 研究團隊
  • 前瞻研究
    • 研究計畫
    • 研究成果 >
      • 成果海報
  • 國際交流
    • 國際活動
    • 國際期刊
  • 國內交流
    • 國內活動
  • 社會服務
  • 新知講堂
  • English

颱風假,放不放?停班停課的判定要點

7/22/2015

 
(本篇轉載自科技部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
王柔蘋 國立臺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位於西北太平洋的臺灣,每逢七到九月颱風便密切來訪,當颱風開始逐漸成形、不斷逼近臺灣,新聞便開始不斷地播送颱風動向,而畫面中政府長官嚴正待命不敢輕忽,但看看窗外,往往不像新聞所說的風強雨大,所以到底要如何判斷會不會放颱風假呢,以下就對「颱風假」做個說明。

      「颱風假」其實有個正式名稱為「災防假」,是針對臺灣地區受天然災害影響時,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會發布「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情形」公告哪些地區停班、停課的時間,以避免上班、上課人員遇到通勤困難,造成生命財產損失。

       到底要刮多大的風、降多大的雨才會放假?大部份的人都誤以為颱風停止上班及上課的規定是依據災害防救法所訂,其實不然,災害防救法主要為記載各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之災害預防、災害應變及災後復原重建之規定;而停班停課標準則是依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所訂定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
       其實要判斷是否停班停課並不難,主要需要考量三個因素:「風力」、「降雨量」、「致災」,當風災已達到以上其中之一的參考基準,各縣市政府長官就可以發布停止上班及上課。

       第一個因素「風力」,依據氣象預報,若颱風的暴風半徑於四小時內可能經過之地區,平均風力達七級以上,或陣風可達十級以上時就達參考基準,若依蒲福氏風級 (Beaufort Scale) 對風級的描述,就是連續四小時使得樹幹搖動、行走困難的七級疾風,到有可能造成樹枝、建築物受損的十級暴風程度。

       第二個因素「降雨量」,因為每個縣市地區存在著不同的地形,所以雨量警戒值亦不同,通常是依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4小時內之降雨量預測值(平地350毫米、山區200毫米、連江縣130毫米),唯宜蘭是以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在24小時內實際測得的累積雨量250毫米為基準,當有地區降雨量達到這樣的參考基準且有致災之虞時,便得以公佈停班停課。圖一為民國102年蘇利颱風期間,7月12日0點至7月13日0點的累積雨量圖。
图片
圖一 蘇力颱風102年7月12日至7月13日之累積雨量圖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緊急應變經驗學習中心)
       但若居住地區風雨未達標準卻已經致災或有致災之虞時,我們還是需要去上班或上課嗎?由於無法用風力及降雨量來判斷,於是有最後一個因素「致災」來做為判斷,即雖風力或降雨量未達地區之停止上班及上課基準,但受到地形、雨量的影響,造成交通、水電供應中斷或供應困難,可能影響通行、上班上課安全或有致災之虞時,可據以發布停止上班上課。

       然而災害難以準確預測,每年在臺灣位處之西太平洋所形成的颱風就高達二十幾個,這當中有 3~4 個會侵襲臺灣,造成數億的經濟損失,亦有奪取性命之虞,故未來可依據「風力」、「降雨量」及「致災」來進行判斷及評估,以便及早做好颱風應變措施,確保人生、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中華民國政府災害管理法規《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7%84%B6%E7%81%BD%E5%AE%B3%E5%81%9C%E6%AD%A2%E4%B8%8A%E7%8F%AD%E5%8F%8A%E4%B8%8A%E8%AA%B2%E4%BD%9C%E6%A5%AD%E8%BE%A6%E6%B3%95
  2. 蒲福風級 (Beaufort Scale) --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2%B2%E7%A6%8F%E9%A2%A8%E7%B4%9A
  3. 各通報權責機關停止上班上課雨量參考基準一覽表http://www.ud.taichung.gov.tw/public/Attachment/127010/3758562486.pdf

  4. 颱風對台灣的影響 - 平均一年中有多少次颱風侵襲台灣? -- 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ty039.htm
  5. 102蘇力風災事件 --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緊急應變經驗學習中心。http://wra.caece.net/llc/source/102_soulik.html

Comments are closed.
    图片

    Archives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Articles

    All
    2013/08/25 水利防災經驗學習平台
    2013/09/02 台灣颱風雨不停
    2013/10/11 雨水下水道警戒水位制定評估研究
    2013/11/21 D-Watch 防災資料視覺化展示系統
    2013/12/31 災害管理經驗學習中心
    2014/01/15 人性化操作考量之歷史颱風事件搜尋程式
    2014/02/15 策略剖析工具─以濁水溪綜合流域治理為例
    2014/03/20 災害防治行動裝置應用程式之使用者介面設計準則
    2014/04/13 防災決策支援系統
    2014/05/12 防災資訊視覺化呈現
    2014/06/05 與自然共存之非工程防災方法
    2014/07/30 防災資料視覺化之應用(上)
    2014/08/13 防災資料視覺化之應用(中)
    2014/09/30 防災資料視覺化之應用(下)
    2014/10/15 Data Visualization 開啟新興研究領域的觸媒
    2014/11/10 水利緊急應變經驗學習中心
    2014/12/31 防災資訊儀表板開發研究
    2015/01/27 有地震!居家房屋怎麼選?
    2015/02/05 水遊戲應用於環境教育活動之初探──以嘉義東石高中水資源防災ߌ
    2015/03/09 天然災害緊急應變演練腳本產生器
    2015/04/09 100年洪水有多大?—淺談重現期距在防災上的應用
    2015/05/13 認識「原水濁度」
    2015/06/25 伏流水
    2015/07/22 颱風假,放不放?停班停課的判定要點
    2015/08/25 與水共存的新世紀 ─ 透水保水的城市
    2015/09/07 水庫清淤
    2015/10/22 眾包救災 ─ 人人都可以是英雄
    2015/11/30 水文歷線,看一場雨後的河川變化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中心首頁
  • 關於中心
    • 中心任務
    • 中心夥伴
    • 研究團隊
  • 前瞻研究
    • 研究計畫
    • 研究成果 >
      • 成果海報
  • 國際交流
    • 國際活動
    • 國際期刊
  • 國內交流
    • 國內活動
  • 社會服務
  • 新知講堂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