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孟涵、楊哲玟、賴進松 國立臺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
一、前言
二、 系統目的
綜合上述的問題,本研究團隊希望開發出一個可以有效縮短資料處理時間、並減少錯誤的系統,並將複雜的預估雨量資料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讓一般的民眾也能透過此系統得知哪些地方的降雨量在未來可能會達到淹水警戒,並能依此做出適當的預防措施。
三、 系統介紹
本系統從中央氣象局劇烈天氣預測系統(QPESUMS)中取得資料,會先將資料過濾後再存入資料庫,且每隔一段時間就重新擷取最新資料,當使用者使用D-Watch時,D-Watch便會透過網站從資料庫搜尋資料,將搜尋結果利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於介面上(如圖1)。
本系統目前建立於iOS系統上,且以iPad作為主要的使用裝置。並採用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中使用之黃色(二級警戒)作為本系統介面上二級淹水警戒之顏色。此外,依照Chang et. al(2009)及Chen et. al(2013)提出之顏色評估及選擇方法,本系統介面之淹水警戒之地區以橘色表示,此二色系依顏色深淺可展現淹水之不同嚴重性。
如圖2所示。本介面可分為四個部分:(1)臺灣縣市地圖;(2)雨量站資訊;(3)一小時、三小時淹水警戒的切換;(4)各縣市鄉鎮地圖。
(1) 臺灣縣市地圖:在大雨或是颱風侵臺時,決策者可以從臺灣縣市地圖 中看到哪些縣市已達淹水警戒。
(2) 雨量站資訊:系統會將已達淹水警戒的雨量站列舉出來,並顯示該雨量站的預測雨量。
(3) 一小時、三小時淹水警戒的切換:使用者可以在此切換一小時淹水警 戒或是三小時淹水警戒,瞭解雨量站的預估雨量是否達到警戒值。
(4) 各縣市鄉鎮地圖:當使用者選擇任一縣市後,使用者畫面的右側會顯示出該縣市的鄉鎮地圖,並將預估雨量已達一級淹水警戒、二級淹水警戒分別以橘色、黃色,顯示在地圖上。
四、 使用流程
(1) 查看一小時達淹水警戒之縣市鄉鎮
進入D-Watch後點擊位於左下角的「1小時」,臺灣地圖就會顯示出 已達警戒標準之縣市。此外,颱風侵襲臺灣時常會帶來大量的雨量,容易使得大半個臺灣達到淹水警戒,為了要讓使用者能在第一眼就看出哪些縣市已達淹水警戒,本介面除了在地圖上亮顯(Highlighting)達淹水警戒的縣市之外,地圖的周遭也會將這些縣市列舉出來。
使用者點擊已達淹水警戒的縣市後,畫面左下方便會列出該縣市達警戒標準的雨量站及其預測雨量,畫面右方則顯示該縣市的鄉鎮地圖,並將已達警戒標準之鄉鎮亮顯出來。以圖3為例,新竹縣已達警戒標準之鄉鎮有竹北市、新埔鎮、關西鎮、竹東鎮、尖石鄉等八個鄉鎮。此外,利用橘色代表一級警戒、黃色代表二級警戒,使用者便能迅速的了解該縣市哪些鄉鎮已達淹水警戒,且可以透過顏色來辨別該警戒為一級警戒或是二級警戒。
查看一小時內達淹水警戒之縣市鄉鎮後,點擊位於左下角的「3小時」,畫面便會顯示在三小時內達警戒標準的縣市鄉鎮。如圖4,苗栗縣在三小時內已達警戒標準。
若使用者想要更新資料,可以點擊畫面左上角的「更新時間」,系統便會從資料庫中重新擷取資料。
五、 結論
參考文獻
- 經濟部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 (http://fhy2.wra.gov.tw/Pub_Web_2011/Default.aspx)
- 中央氣象局劇烈天氣監測系統QPESUMS (http://qpesums.cwb.gov.tw/taiwan-html/)
- Y. H. Chen, M. H. Tsai, S. C. Kang and C. W. Liu,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lor Scheme for 4D Construction Model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vol. 18, pp. 1-19, 2013.
- H. S. Chang, S. C. Kang and P. H. Chen, "Systematic Procedure of Determining an Ideal Color Scheme on 4D Models,"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vol. 23(4), pp. 463-473, 2009.